九年级中考复习教学和管理要求
湖口四中教务处
一、学生要求
1、预备铃即上课铃。预备铃响,全班到齐,学具备齐,精神勃发,严阵以待。
2、预备铃响开堂读。课代表提前安排好开堂读的内容,全体同学用铿锵有力的声音,温习知识,预习新课,激励自己,迎接老师。
3、大预备时要励志。利用上午、下午和晚自习的第一节课前的5分钟大预备时间进行中考励志活动。例如全班同学轮流演讲、班级集体宣誓等。
4、严格规范课堂行为。坐,站,写,举手,发言,演板,讨论等课堂行为规范严谨。
5、主动做好课堂笔记。每个学科都有专门的笔记本,老师强调的必须记,老师没有强调你觉得有必要的你主动记。
6、积极参加课堂活动。不做泥塑木雕的菩萨,不做只张嘴不发声不动弹的垃圾桶,抓住一切时机,积极参加课堂活动,如举手,发言,演板,讨论等,用实际行动激励自己,感动老师。
7、坚决完成常规任务。千层之台,起于垒土。老师布置的作业、试卷、练习等,坚决保量保质及时地完成。各科课代表担负提醒和上报之责。
8、自觉完成复习资料。《中考新突破》、《中考新评价》、《中考总复习指导》、《赢在中考》等复习资料,老师已经上完了的(章节)必须做完,即将要上的提前试做。
9、及时进行纠错补漏。每个学科都有纠错本(可和笔记本合并,从首页翻是笔记本,从尾页翻是纠错本),整理好自己出现过的错题,尤其是考试时失分的典型错题,决不在同一种题型上重蹈覆辙。
二、教师工作
1、备课有构思。每节课上什么?怎么上?安排哪些流程?设计哪些问题?在备课时应步步到位、环环相扣,不上无准备之课,不搞一言堂,杜绝课堂的经验主义和本位主义。
2、开堂有安排。科任老师指导课代表安排好每节课开堂读的内容(老师可在上节课结束时布置好)。
3、预备有行动。预备铃就是上课铃,听见预备铃响就立即动身赶往教室。
4、课堂有活动。在精心备好课的前提下,积极开展课堂活动,如提问、讨论、演板、对子帮扶、师生互动等。学生动起来,课堂活起来,效果好起来。
5、朗读有花样。能自己范读的尽量不借助多媒体,学生朗读应形式多样,可分男女读、小组竞读、对子评读、速读比赛等。
6、提问有艺术。斟酌问题的难易,选择提问的对象;尽量增加提问的次数,关注教室前后的学生。
7、板书有设计。精心设计每堂课的板书,注意知识的系统性,举一反三,帮学生总结。不完全抛弃粉笔。
8、笔记有指导。明确每堂课的重、难点,指导、强调全体同学做好笔记;建议科任老师根据本学科的特点,给同学设计好笔记的基本格式。
9、试卷有甄选。仔细研究手头现有的两套复习卷(新华书店下发和校订师大附中),做到两个必须:(1)必须考虑学生的时间安排和承受能力,无法全部做,合理选卷做;(2)必须注意学生的层次水平,同一张试卷,优生必须做,中等生尽量做,学困生选题做。
10、常规有检查。科任教师每周检查一次本学科的学生常规,或复习资料,或课堂笔记,或纠错本等。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。
三、班主任工作
1、班级中考倒计时。安排专干每天进行及时、准确、醒目的班级中考倒计时。
2、学习奋斗目标卡。指导学生制作阶段性奋斗目标卡,统一张贴于课桌的角上。如一模目标:(1)总体目标:几A几B;(2)学科目标:等次和分数;(3)名次目标:全县、全校、全班前几名;(4)我的竞争对手等等。
3、大预备励志活动。如上“学生要求”第3点。
4、学生常规周抽查。坚持每周抽查一次学生常规。(1)抽查内容:或复习资料,或检测试卷,或课堂笔记,或纠错本等;(2)抽查方式:或全班学生,或部分学生;或所有学科,或个别学科。
5、狠抓班风促学风。设立纪律专干,掌控课堂内外,有违反纪律的学生应严厉批评、教育,为中考复习营造良好的氛围,促进班级学风建设。
6、各类会议及时开。分阶段及时召开教师会、优生会、后进生会。
四、蹲点行政工作
1、参加阶段性的班会;
2、参加班级任课教师会;
3、每周至少听课2节;
4、每周抽查一次班级教学常规(可教师,可学生;可全部,可部分);
5、每周督查科任教师的“治拐磨尖”工作;
6、每周至少找一位学生教育、谈心(可记录在“行政蹲点工作记录”的“重大应急事务处理”中)。五、工作安排
序号 | 时 间 | 工作内容 |
1 | 3月20日前 | 各学科结束新课 |
2 | 3月26日—27日 | 全县第一次模拟考试 |
3 | 3月31日(暂定) | 全校一模分析总结会 |
4 | 4月3日—8日 | 班级任课教师会、优生会、后进生会 |
5 | 4月18日—22日(暂定) | 复习课赛课 |
6 | 5月14—16日 | 全县第二次模拟考试 |
7 | 5月17日—24日(暂定) | 班级任课教师会、优生会、后进生会;二模试卷讲评课赛课 |
2016年3月15日